关于前途

Posted 09月 3rd, 2009 by 小xinxin

首先请自动忽略掉上一篇,人在激动的时候果然不理智。我现在倒是很愿意去回忆当时的场景,真的,好久没那样哭过了,哭过之后很舒服,像是卸下了一身的压力和包袱,只是轻松往往是短暂的,擦干眼泪,继续回归到现实。

关于前途,我以为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,直到面对残酷的社会,才发现自己以前想得太幼稚,所以,从头开始。

我问自己,为什么学会计。当初高考完对所有的大学专业其实都很懵懂,潜意识里想学个经济方面的专业,然后考虑学校,根据学校考虑专业,可最终还是选择了专业抛弃了学校。为了中南财大的会计,我放弃了北京上海的高校,可出乎意料地我却被调剂到了别的专业,由于一个契机,我抱着试试的心态参加了中澳班的笔试和面试,然后被通知说被录取了,然后我就莫名其妙地,要出国了……

我时常会去想“如果”:如果我当时去了北京上海,那个扯得太远,就不去说了;如果我当时没有参加中澳班选拔考试,我肯定会参加转专业考试进入会计学院,那么我现在会是会计学院某个班上的一员,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会计学员;如果我是一个普通的会计学员,我会在大一的暑假开始准备注会考试,而不是准备雅思,我会在大二学年考过了几门CPA,而不是忙着上N门课还有准备出国的材料,我会在大三继续奋斗CPA并修满所有的学分,而不是在国外留学,我会在大四选择保研或者是考研,而不是继续学一大堆的本科课程而抽不出时间。

我在这里说这些“如果”,并不是想说,我后悔了。我从来不对任何事情后悔,如果有,那么也只是一种遗憾。后悔是没有用的,选择了就要坚定地走下去,这仅仅是人生刚刚开始做的决定,以后还有更多的东西要面临选择,我会抱着同样的心态,慎重去选择,然后永远不去后悔。因为,我总是相信,无论最后你失去了什么,你总会相应地会得到另一些什么,哪样是对哪样是错,其实从来都不是绝对。

李开复在《做最好的自己》中说:“在所有最重要的人生态度中,我把积极主动摆在第一位。”他说的是在中国的现状,很多大学生更喜欢被动地接受建议,而不是主动去设计自己人生的道路。这种思维方式是在从小身处的教育环境、家庭背景和强调群体意识的文化氛围中培养出来的。等到他们走上社会,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,才发现自己其实很迷茫,完全没有找到工作的乐趣,因为这是别人帮他们安排的道路。我不否认这个事实,但是在面对关键选择的时候,我们个人了解的确实很有限,所以希望去倾听更多人的意见,因为他们比自己经历的多知道的多了解的多。对于父母,亦是如此,父母和自己一样,总是想我们往最好的方向发展,殊不知,结果的好与坏,除非去尝试,否则无人能知,就算去尝试了,是不是最好也不得而知,因为每个人只能尝试一次。

所以,决定总是难做的,你对结果的期望越高,你考虑的东西就越多,你的决定也就越难做。事实是,你纠结了很久很久,想到脑袋都破了,最后你还是不得不选择其中的一条路走,说白了,还是尝试。或许其实人生本就是一种尝试,抱着好一点的心态去看待,其实结果怎么样都不过如此,最重要的是,你在享受你尝试的这个过程。

得到与失去的配比,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人上有人山外有山,你永远也达不到最好。我认为一个人的最好,是在她能够享受到一切快乐与幸福的范围内,达到的最好。这是一个边际效应的例子,如果当你再继续偏向一方,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减时,那个时候就是你的顶峰了,那样就够了。

我真的只是个平凡的人,我不甘于如此,但是我只能如此,我的性格决定了我做不了女强人。因为我有太多在乎的东西,那些我甚至觉得更为重要的东西。每个人在心中都会有他觉得重要的东西,或者说是追求吧,如果为了一些,要放弃另一些,我宁愿两者兼有,然后开开心心地学会满足。

我知道我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,我会乖乖的,在我的底限范围内,努力去做得更好。

Leave a Reply

XHTML: You can use these tags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

使用新浪微博登陆